在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升温的背景下,混凝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。然而,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因水化热反应导致温度升高,引发裂缝、强度降低等质量问题,尤其在大型水坝、核电站、高层建筑等工程中,温度控制直接影响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。据统计,因温度裂缝导致的工程返修率高达15%,每年造成数百亿元的经济损失。而混凝土加冰技术,正是破解这一难题的“温度密码”。
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加入冰(通常以碎冰或片冰),主要目的是降低新拌混凝土的温度,从而解决由高温引发的一系列问题。
混凝土加冰降温系统中片冰耙冰装置
降低混凝土出机温度
混凝土温度过高会导致水泥水化反应加速,水化热集中释放,增加内部温度峰值。
冰在融化时吸收大量热量(潜热),每千克冰可吸收约335 kJ的热量,显著降低拌合水的温度,从而控制混凝土整体温度。
若拌合水初始温度为30℃,加入冰后水温可降至5℃以下,混凝土出机温度可降低5-10℃。
减少温度裂缝风险
大体积混凝土(如基础、大坝)因水化热导致内外温差过大,易引发温度裂缝。
通过加冰降低混凝土温度,可减小内外温差,降低开裂风险。
提高混凝土耐久性
低温混凝土可减少早期收缩,提高抗渗性和抗化学侵蚀能力,延长结构寿命。